江西調查數據發布|一季度上饒縣經濟運行分析
發布日期:2019-06-21 作者: 點擊:
今年以來,上饒縣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決貫徹落實縣委和縣政府決策部署,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同高質量發展要求做對表,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優生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任務,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奮力推進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上饒縣經濟運行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經濟總量邁上了新的臺階。一季度,全縣主要經濟指標9項位居全市“第一方陣”,實現了開門紅。
經市統計局核定,一季度,全縣生產總值58.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2%,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回落0.2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67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44.99億元,增長9.2%;第三產業增加值9.48億元,增長10.7%。三次產業結構由去年同期7.0::77.57:15.43調整為6.3:77.4:16.3。
經濟運行的基本情況
1、農業生產基本穩定。一季度,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8234.49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37%。畜禽生產下滑顯著。生豬出欄34197頭,下降40.82%;生豬存欄49946頭,下降40.73%;豬牛羊禽肉產量下降26.79%,其中豬肉產量下降32.14%。蔬菜生產穩中有增。蔬菜播種面積2543公頃,增長2.79%;產量44650噸,增長8%。
2、工業生產增長有所回落。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5個百分點。工業產品產量看有升有降,電力電纜增長32.2%,化學藥品原藥增長49.4%,服裝增長15.8%,商品混凝土增長24.8%;黃金下降9.6%,精制食用植物油下降78.3%,十種有色金屬下12.9%。 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7560萬元,同比增長14.91%,實現利潤總額1014.7萬元,下降48.83%。工業用電量6892萬千瓦時,下降11.0%,在全市排名第11位。
3、投資保持平穩增長。一季度,上饒縣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6.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3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51.3%,增速全市排名第一。一季度,上饒縣房地產開發累計完成投資870337萬元,同比增長13.29%。其中住宅類完成投資35126萬元,下降6.22%,占全縣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額的35.5 %。
1-3月,全縣商品房銷售面積達153005平方米,同比增長9.70%。其中住宅銷售130921平方米,同比增長8.81%,住宅銷售面積占總商品房銷售面積14.43 %。
4、消費市場穩步發展。 一季度上饒縣完成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6961.7萬元,同比增長12.3%。增幅在全市排名第三位,其中限上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26657.5萬元,同比增長21.8%。增幅在全市排名第二位。
按單位所在地看,城鎮實現商品銷售額124753.3萬元,同比增長24%,其中城區實現商品銷售額541.7萬元,同比增長79.1%;鄉村實現商品銷售額885.3萬元,同比增長10.8%。按消費形態看,商品零售123195.2萬元,同比增長24.4,餐飲收入2443.6萬元,同比增長4%。
5、1-2月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增速位列全市第一。1-2月上饒縣規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9063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8.7%,總量在全市排第二,增速在全市排第一。實現營業成本25904.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26%;實現應交增值稅316.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7%;1-2月平均用工人數2265人,比年同期增加32人,同比增長1.43%;實現應付職工薪酬3795.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2.23%。
全縣共33家規模以上服務業,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14家,實現營業收入2671.2萬元,占比率2.95%;信息軟件和技術服務業3家,實現營業收入84289.2萬元,占比率93%;其余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教育、衛生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等6大類共16家,實現營業收入3271.6萬元,占比率4.05%。
6、財政收支增速穩定 收入增速全市第一。 一季度上饒縣財政總收入實現首季“開門紅”,增幅全市排名第一。截止3月底,上饒縣財政收入累計完成115889.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收20826萬元,增長21.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3個百分點,超序時進度16個百分點,總量全市排名第三,增速全市排名第一;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累計完成76181.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收18888.2萬元,增長33%,增幅全市排名第一;鄉鎮財政總收入完成67516.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收3902.1萬元,增長6.1%。稅收收入保持良好態勢。3月底完成稅收86584.8萬元,較去年同期增收10346.6萬元,增長13.6%,稅收占財政收入比為74.7%。
財政資金支出進度加快 各項民生資金保障到位 。一季度,上饒縣累計完成財政總支出26835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5.9%,完成年初預算數的48.9%。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74603萬元,增長23%。其中:一般公共服務累計完成9738萬元,增長39.8;公共安全累計完成9212萬元,增長25%;社會保障與就業累計完成25827萬元,增長32.7%;八項支出完成145044萬元,增長25%。
鄉鎮累計完成財政支出17539萬元,占全縣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10%;基金支出累計完成93749萬元,其中國土出讓支出93463萬元。
7、各項存款持續平穩增長 住戶存款保持較快增長。3月末,上饒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326.41億元,比年初增加15.80億元,比年初增長5.1%。其中:住戶存款209.1億元,比年初增加22.03億元,比年初增長11.8%,住戶存款保持較快增長。
各項貸款均加速發展,居民投資日益擴大。3月末,上饒縣金融機構各項貸款311.7億元,比年初凈增16.21億元,增長5.5%。住戶貸款132.51億元,比年初增長5.5%;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179.25億元,比年初凈增9.25億元,增長5.4%;其中消費貸款80.2億元,占住戶貸款的68.2%,經營貸款42.15億元,比年初凈增2.0億元,增長7.0%。
8、農村居民收入增長 居民生活進一步改善。一季度,上饒縣實現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6828元,同比增長8.1%,全市排名第七;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645元,增長10.3%,在全市排名第三。
二、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一是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市第一方陣。一季度,實現GDP58.1億,增長9.2%,比全市高0.6個百分點,總量全市第三,增速第四;財政收入11.6億,增長21.9%,比全市高6.3個百分點,總量全市第三,增速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6億,增長33.0%,總量全市第三,增速全市第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7億,增長12.3%,比全市高0.5個百分點,增速全市第三,限上消費品零售總額12.6億,增長21.8%,比全市高8.3個百分點,總量和增速排位均全市第二;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1-2月)9.1億,增長48.7%,比全市高32.8個百分點,總量全市第二,增速全市第一;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6%,比全市高5.3個百分點,增速全市第二,工業投資增長151.3%,增速全市第一。
二是高質量發展“顯山露水”。一季度,服務業實現增加值9.5億,增長10.7%,比GDP增速高出1.5個百分點,對GDP的貢獻率為19.6%;工業結構悄然變化。從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產品產量看,代表高耗能產業的十種有色金屬下降12.9%。
三是百元主營業務成本下降。一季度工業百元主營業務收入成本97.16元,比去年同期0.7元,下降0.72%。
四是去庫存降成本成效顯著。一季度,商品房待售面積11.7萬平方米,比去年同期減少2.9萬平方米,下降20.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百元主營業務收入成本97.2元,同比減少0.7元。
五是信息產業異軍突起。以貪玩、尚誠為代表的信息產業,1-2月實現營業收入8.4億,增速高達65.9%,占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的九成(93.0%)。
六是新增“五上”企業全市第二。1-3月新增“五上”企業8家,全市第二,與玉山、鉛山縣并列第二位;其中工業企業新增2家,全市第二;房地產企業新增3家,全市第三;服務業企業新增2家,全市第一;批零1家,全市第二。新增50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1家。
三、意見和建議
突出工業穩增長。全力推動新興產業壯大。2018年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占全縣GDP的比重達72.9%,仍是全縣經濟的主要支柱,對經濟的“穩增長”至關重要,也是全縣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因素。
(二)突出投資促發展。全力推動項目支撐工作。一是加大新項目開工特別是大項目開工力度。謀劃好今年后續的投資工作,通過強化全縣招商引資落地力度舉措,盡快新開工、早開工一批上規模的大項目。二是加快推進在建項目進度。已開工的項目要切實加強項目管理、加快工程進度,盡可能多地形成實物工作量,支撐全縣投資的后續增長。
(三)突出三產謀提升,全力推動“三新產業”發展。目前全縣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服務業增加值占比長期低于全國、全省,全市。這既是上饒縣的劣勢,也是上饒縣大有可為的發展方向。建議圍繞“電商進村”建設、“e郵購”“大數據引進”等重點領域,全力推動服務業“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培育和發展,帶動整個服務業乘勢突破、發展壯大,形成上饒縣經濟新的增長極,提升和優化全縣經濟三次產業結構。
總體來看,一季度全縣經濟實現良好開局,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實現“開門紅”,為全年經濟健康穩定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堅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同高質量發展要求對表,走“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少、環境影響小、質量效益好、發展可持續”之路,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