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調查數據發布|婺源縣2019年經濟發展實現首季“開門紅”
發布日期:2019-06-13 作者: 點擊:
今年以來,全縣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縣委“做好五篇文章,突出六個重點”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提升執行力和創造力,以項目建設為總抓手,揚優勢、補短板,綜合施策、精準發力,抓緊抓實各項工作。一季度,全縣經濟實現高質量跨躍式發展,實現首季“開門紅”。
經市統計局核定,一季度全縣生產總值實現26.38億元,增長9.7%,增速高于全市1.1個百分點,躍居全市第一位,取得近年來最好成績。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6億元,增長3.2%,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47%,拉動經濟增長0.2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8.19億元,增長8.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9.8%,拉動經濟增長2.8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16.93億元,增長11.0%,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7.73%,拉動經濟增長6.57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末的9.0:31.9:59.1優化為4.8:31.0:64.2。其中,第一、二產業比重分別回落0.9、0.8個百分點;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比重提高1.7個百分點。
一、農業生產基本穩定。一季度,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8%。畜禽生產下滑明顯,生豬出欄3.3萬頭,下降34.5%;生豬存欄7.3萬頭,下降14.6%;豬牛羊禽肉產量下降26.4%,其中豬肉產量下降32.0%。蔬菜生產穩中有增,蔬菜播種面積1130公頃,增長1.6%;產量1.65萬噸,增長2.02%。
二、工業生產增長迅猛。一季度,婺源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9.9%,高出全市0.6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別高1.6和1.1個百分點,增速排位躍居全市第一,繼2014年以來首次登頂。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增速7.5%,排名全市第二,較全市高出1個百分點。工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23.1%,拉動經濟增長2.2個百分點。
三、投資市場穩步增長。一季度,全縣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8%,高于全市0.5個百分點,居全市第五位。其中,工業投資增長24.4%;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7455萬元,同比下降32.2%.
四、財政收支增速穩定。一季度,全縣財政總收入5.35億元,增長15.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76億元,增長17.7%,高于全市1.4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3.49億元,增長5.8%,低于全市4.5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4億元,增長14.8%,低于全市1.9個百分點。
五、對外貿易持續增長。一季度,全縣實現出口額2950萬美元,完成年計劃的15.1%,實際利用外資1651萬美元,完成年計劃的26.6%,兩項指標完成率雙雙居全市第二位;利用省外資金10.0萬美元,完成年計劃的19.11%,居全市第八位。
六、服務業發展步伐加快。一季度,全縣服務業增加值16.93億元,增長11.0%。其中,其他營利性服務業、非營利性服務業增速較高,分別增長18.9%、12.0%;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分別為6.8%、31.4%。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速較快。1-2月,全縣規模以上服務業完成營業收入1.38億元,增長20.1%,增速全市排第四位。金融市場運行穩健有序。一季度,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194.7億元,比年初增加16.23億元,增長9.1%,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7個百分點,增幅列全市第五位,排名比上年末進一位。全縣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21.3億元,比年初增加6.17億元,增長5.4%,低于全市平均增幅0.9個百分點,增幅列全市第六位,排名比上年末進一位。消費動力持續增強。一季度,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72億元,增長12.2%,高于全市0.4個百分點,居全市第四位。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2.32億元,增長16.8%,高出全市3.3個百分點,增速全市排第五位。按銷售單位所在地看,城鎮9.8億元,增長12.0%,鄉村1.92億元,增長16.4%。從行業類型看,批發業零售額1.95萬元,增長12.0%;零售業零售額7.98億元,增長13.0%;住宿業零售額0.43億元,增長9.2%;餐飲業零售額1.36億元,增長16.3%。
總的來看,一季度全縣主要經濟指標好字當頭、效率優先,高于全市、好于預期,實現了“開門紅”,為實現全年經濟發展目標打下堅實基礎。同時也應該看到,當前國內外發展環境仍然錯綜復雜,全縣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不確定因素和困難挑戰依然很多,下行壓力不可輕視。下一階段,要按照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抓好政策銜接、政策落地,按照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根本要求,在加快發展中補齊短板,在提升質量中擴大總量,推進全縣經濟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