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調查數據發布|2018年萬年縣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發布日期:2019-05-18 作者: 點擊:
2018年以來,萬年縣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狠抓政策落實,全縣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呈現出經濟持續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幸福安康的良好局面。
一、經濟運行的基本情況
經市統計局核定,2018年,全縣生產總值151.8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8%,在全市排第7位,比全市低0.2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6.07億元,增長3.7%,在全市排第1位;第二產業增加值86.99億元,增長9.3%,增幅在全市排第3位;第三產業增加值48.79億元,增長9.5%,增幅在全市排第10位。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同期的10.7:57.6:31.7調整為10.6:57.3:32.1。
1、農業生產態勢良好。2018年,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4.8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86%。全縣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6.42億元,同比增長3.83%。其中,農業增加值7.49億元,同比增長4.39%;林業增加值2.18億元,同比增長5.67%;牧業增加值4.56億元,同比增長1.03%;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0.35億元,同比增長10.04%。
2、工業生產穩中向好。2018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4%,比上年同期提升了0.1個百分點,與全市平均水平持平,增幅位居全市第6位。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產品產銷率完成98.84%。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81.21億元,同比增長4.9%。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1.95億元,同比增幅11.99%。工業用電量85877萬千瓦時,同比增長3.5%。
3、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2018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3%,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6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8.6%,增幅在全市排第1位。從產業看,第一產業增長0%,第二產業增長18.6%、第三產業下降5.3%。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46150萬元,同比下降5.3%。2018年全縣商品房銷售面積21.9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7.8%。
4、消費市場運行平穩。2018年,全縣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56.04億元,同比增長11.3%,增幅在全市排第8位。其中,限上批零貿易業商品銷售額達18.95億元,同比增長11.3%,在全市排第9位。
5、財政收入增速放緩。2018年,全縣財政總收入20.69億元,同比增長10.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升4.2個百分點,增幅居全市第8位。2018年,全縣公共預算收入14.06億元,同比增長1.2%,增幅排全市第6位。從收入來源看,稅性收入16.6億元,同比增長10.7%,占財政總收入的80.2%,占比在全市排第5位。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8.64億元,同比增長10.4%,在全市排第6位。其中,財政八項支出29.69億元,同比增長20.2%。
6、金融存貸款余額持續增長。2018年,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87.25億元,同比增長10.4%,在全市排第4位。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21.79億元,增長12.0%,增幅在全市排第9位。
7、開放型經濟形勢較好。2018年,實現外貿出口總值17.90億元,總量在全市排第2位,同比下降4.5%,完成年計劃的92.7%,在全市排第2位。實際利用省外2000萬元以上項目資金56.82億元,總量在全市排第3位,完成年計劃的101.5%,在全市排第2位。實際利用外資8183萬美元,增長12.0%,增速排全市第3位。8、居民收入不斷增加。2018年,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97元,同比增長8.5%,增速比比全市平均低0.3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59元,增長9.4%,增幅比全市平均低0.2個百分點。
二、需要關注的問題
1、新增企業比重偏小。2018年全縣在庫的“四上”企業累計約233家,其中2018年度新增28家(工業16家、商貿業5家、建筑業6家、服務業1家),“四上”企業數量占全市比重偏小,且大部分企業均為“四下”轉“四上”,缺乏新建投產達規模企業,后勁支撐薄弱。
2、工業經濟發展增長乏力。2018年受國內外經濟下影響,市場需求不旺,企業訂單減少,企業出現停產、產值增幅下降等現象,阻礙了工業經濟下一步發展。全縣規上工業企業2018年營業收入超過十億的企業才7家,全縣企業總量小、技術力量不強等問題依然存在。缺乏龍頭企業、行業頂尖類企業,對工業指標有效拉動作用不強。
3、投資形勢不容樂觀。2018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3%,在全市排位落后。受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企業投資減少,投資過程放緩,環保政策趨嚴,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困難,項目開工不足,部分企業投資的意愿不強,投資力度減弱,導致投資項目推進緩慢。
4、農村商貿企業薄弱。全縣具有競爭力的大規模限上企業數量較少,尤其是鄉村企業,缺乏具有相當規模、發展潛力較大的企業,以致我縣限上企業數量得不到有效擴充,使全縣消費品市場發展后勁不足。
三、對策及建議
1、加強工業運行調控,促進經濟穩定發展。加強工業運行調控,做好龍頭企業的監測分析工作,對重點企業保持高度關注,加強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對有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應對方案,做到早發現、早協調、早解決,全力確保全縣工業生產基本穩定。
2、堅持抓好項目建設,著力強化發展支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突出引進一批優勢產業項目。督促項目業主及時申報入庫。有關鄉鎮、部門要督促項目業主及時進行項目立項,按照時間節點及時收集有關材料申報入庫。
3、加快新型消費,大力發展農村市場。加快新興消費市場的培育。建立促消費增長的長效政策機制,加快培育消費穩步增長新的支撐點,有針對性、有特色、有重點地培育健康、養老、文化、旅游等有效、持續的消費熱點和支撐點。加快落實鼓勵文化、健康、養老和旅游等消費的各項政策,為城鄉居民擴大消費提供更多的優惠措施。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把農村市場的巨大潛力變成現實的購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