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調查數據發布|2018年玉山縣固定資產投資形勢分析
發布日期:2019-05-14 作者: 點擊:
2018年,全縣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把項目建設作為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抓手,調結構,穩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再創輝煌。玉山縣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8%,高出全市平均水平0.7個百分點,位于全市第一名,比全省平均增幅高出0.7個百分點,比全國增幅高出5.9個百分點。
一、投資運行特點
1、主動適應新常態,投資增速穩中向好。2018年玉山縣固定資產投資保持了穩中趨緩態勢。從各月情況看,固定資產投資各月累計增速較為平穩,從2-12月增速分別為13.80%、1.56%、15.68%、16.41%、14.41%、13.32%、13.33%、13.69%、13%、12%和11.80%,較2017年13.8%的增速有所回落,但呈現了相對平穩增長態勢,與全省、全市發展趨勢基本保持一致,朝著高質量經濟發展轉變。
2、房地產投資和銷售雙豐收。房地產帶動效應大,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房地產市場冷暖對經濟穩定增長至關重要。2018年因棚戶區改造等利好政策帶動下,玉山縣房地產延續了2017年良好發展態勢,房地產投資和銷售均獲豐收。2018年玉山縣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完成13.20億元,同比增長6%,增幅位于全市第6位;2018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完成56.8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0.17%,位于全市第三位,全年各月商品房銷售面積都保持在30%以上的高位增幅;2018年商品房銷售額完成30.58億元,同比增長65.44%,全年各月商品房銷售額都保持在25%以上的高位增幅,成績喜人。
3、投資項目數小幅回落。2018年投資報表5000萬元以下項目采用財務支出法制度和5000萬以上項目網上直報制度,項目申報材料有所變化,造成項目數小幅回落。2018年玉山縣投資累計在庫項目數132個,比上年少11個,同比下降7.69%。其中續建項目37個,新增項目數95個,占累計項目數比重為71.96%;按投資項目額度來分,3000萬到5000萬投資項目35個,比2017年減少12個;5000萬到1億元投資項目數29個,比去年增長2個;億元以上投資項目數27個,比去年減少3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共56個,比2017年少1個。
4、大項目支撐作用明顯。從項目規???,2018年玉山縣5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的項目完成投資同比下降26.65%,5000萬元及以上項目完成同比增長41.38%,對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77.97%,比2017個高出1個百分點。
5、民間投資活躍,工業投資支撐穩健。2018年玉山縣民間投資活躍,同比增長14.5%,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75.97%。從行業看,民間投資主要集中在工業和房地產領域,其中工業投資占全部民間投資78.06%,房地產開發投資13.19億元,占全部民間投資19.80%。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2018年玉山縣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雖然位于全市第一位,取得輝煌成績,但仍存在著諸多的困難和問題。
1、工業投資項目少,增速不盡理想。2018年玉山縣工業投資一直處于負增長。年初曾一度下降49.4%,直到三季度才出現轉正,增幅一直處于全市倒數。2018年全縣5000萬元以上大項目共56個,其中工業項目僅27個,占比48.21%,不到一半。工業項目入統不足,嚴重影響玉山投資更好發展。
2、城建、鄉村振興投資項目偏少,結構需進一步優化。雖然我縣投資結構不錯,但全國全省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玉山縣鄉村振興投資項目嚴重偏少,沒有一些大的農業項目投資來支撐;2018年玉山城建投資同比下降15.4%,而全市平均增幅為27.7%,相差43.1個百分點。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升級,需進一步優化和完善投資結構,加快重大城建項目的引進,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3、政策要素制約依然突出。從項目落實情況來看,資金短缺、能評環評、土地供應不足等老問題仍然是制約項目建設的短板。土地制約問題越來越突出,據了解目前園區用地指標規模瓶頸和標準廠房瓶頸受到制約,供需矛盾突出,縣高新區是“一地難求,一房難求”,許多項目意向連先期租廠房生產都難以滿足。建設資金緊張的局面凸現,建設、交通、產業區、開發區等政府投資主體融資壓力越來越大。
三、2019年加快項目建設及投資統計的幾點建議
2019年應主要圍繞新常態下的增速換擋、結構優化策略,不斷優化調整我們的投資方略。
1、加強項目入庫調度,繼續做好項目儲備。提高新開工項目的投資質量,在2018年基礎上繼續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特別是工業項目做好項目儲備,注重產業投資協調發展,建立一、二、三產融合來促進第一產業投資創新發展;二產要以引進裝備制造業為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和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來引導項目投資;三產重點打造文化休閑旅游和養老產業投資項目,進一步繼續拓展投資增長新空間。提高新開工項目的投資質量,在抓好重點項目建設的同時,加強對中小項目的規劃引導,抓大不放小,促進投資質量整體提升,為投資增長積蓄后勁。
2、優化投資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穩定對第一產業的投資,繼續加大對第三產業主要是房地產企業投資力度,加強農業、水利、交通、生態保護和社會發展等領域的建設,引導社會資金投向上述領域,尤其是投向一系列涉及民生改善和社會和諧的項目,繼續更好的推動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和促進協調發展。
3、完善投資統計體系,進一步提高投資統計水平。各部門要積極配合,防止項目漏報,做到應統盡統;建立建全部門統計體系,部門要各負其責,確保有人分管,有固定統計業務人員,按期及時做好統計報表上報工作。特別是各鄉鎮在完善統計站硬件建設的同時要承擔綜合統計之履職,承擔起投資統計工作,把鄉鎮投資統計作為重要工作來抓,把涉及到相關農村建設項目及時入統,單個同類型的農村建設項目根據新的投資統計制度可以采取打包立項形式,達到500萬元以上的起報點進行入庫,做到應統盡統,防止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