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調查數據發布|2018年信州區限額以上消費品市場運行情況分析
發布日期:2019-05-09 作者: 點擊:
2018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統計局的業務指導下,信州區大力實施擴內需、促消費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營造了良好的消費環境,消費品市場整體呈現出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2018年,信州區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實現55.8億元,同比增長3.8%,比1-11月上升0.3個百分點,位居全市第十二,但總量仍位居全市第一。
一、限上消費品市場運行特點
今年以來,信州區消費品市場占比較大的幾類商品增降不一,石油及制品類商品增速穩定,汽車類商品增速持續下滑,中醫藥類商品、煙酒類商品、家用電器和音響類制品、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速相對穩定。
1、石油及制品類商品保持相對穩定增長。2018年,信州區石油及制品類商品實現限上消費品零售額27.2元,同比增長18.8%,受國家發改委宏觀調控油價的影響,成品油價格實現五連跌,跌破6元/L,2018年增速比1-11月下降1.8個百分點。
2、汽車類商品銷售持續嚴重下滑。2018年,信州區汽車類商品實現限上消費品零售額2.4億元,同比下降36.5%,比1-11月下降4.9個百分點。
3、中西藥品類商品持續保持增長。2018年,信州區中西藥品類商品實現限上消費品零售額6.4億元,同比增長1.9%。
4、煙酒類商品銷售增長速度有所回落。2018年,信州區煙酒類實現限上銷售額1.4億元,同比增長8.3%。
5、家用電器和音響類制品增速保持穩定。12月進入冬季,天氣越來越冷,空調、取暖器等取暖設備銷售進入旺季。蘇寧、國美等電器巨頭抓住機遇紛紛開展活動搞促銷,2018年,家用電器和音響類制品實現限上消費品零售額4.1億元,同比增長30.9%,比1-11月上升2.6個百分點。
6、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速保持穩定。12月進入冬季,冬裝大量上市,各大商家紛紛開展打折促銷活動,全區服裝類商品零售額一直保持增長態勢。2018年,信州區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實現限上零售額3.2億元,同比增長12.4%,比1-11月上升0.4個百分點。
二、存在的問題
從2018年相關數據分析,信州區限上零售額增速在全市排位靠后,主要原因表現在:
1、對大宗商品依賴性強。這個是主要原因,目前受統計口徑的影響,石油及制品類商品出現下滑是統計口徑只統計加油站純槍加的汽油零售額,柴油零售額不予統計,7-12月,中石油、中石化月均核減柴油零售額1.1億元,11月,受國際原油價格的影響,成品油價格已實現五連跌,信州區消費品零售額增速又過分依賴中石化、中石油的零售額增長速度,從而導致信州區限上零售額增速排名靠后。
2、個體單位多,法人單位少。目前在庫企業共137家,法人單位71家,其中8家企業是零申報;個體戶66家,其中2家企業零申報。個體戶占比全市第一。根據國家規定,個體戶增幅不允許超過15%,超過15%就必須寫詳細核實說明,且個體戶的零售額對限上增幅作用不大。由于國家在鼓勵個體經營有稅收的優惠政策,個體戶一般都是定額稅或者免稅,稅收政策就嚴重制約了個體戶向法人企業的發展,但目前,我區消費又主要集中在個體戶,形成無法調節的矛盾。
3、退庫企業多,新增企業少。今年以來,我區限上企業擬退庫15家,擬新增企業10家。由于大部分企業在經營中都會選擇合理避稅,而要納入新增的硬性條件就是要提供相應的納稅憑證,所以新增法人企業非常困難。沒有新增企業,就沒有增長的新動力,在庫限上企業的發展又沒有提升,限上零售額增速難以提高。
4、住餐企業占比小且持續低迷。2018年,限上住餐業實現營業額1.4億元,同比下降5.7%。比1-11月下降0.1個百分點,今年以來,信州區的住宿餐飲業持續低迷,難有回暖空間。
5、限下消費多,限上消費少。信州區商貿繁華有目共睹,但卻也是制約限上零售額的一個主要因素。信州區商貿綜合體眾多(如萬達、萬力、紅星建材、江南商貿城等),實體店數不勝數,各個商家競爭尤其激烈。商貿綜合體由于不統一收銀無法入統,其他實體店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又難以壯大,還有些產業活動單位(如亞馬遜餐廳、肯德基、萬達嘉華酒店)又不符合入統要求。在庫的洪客?。ㄈA潤萬家)、維多利亞大酒店因為變成產業活動單位需要退庫。從而導致這些消費體系都不在入統范圍內,卻分流了全區相當一部分的消費。而市局在核算社零總額的時候卻單純的只看限上零售額的增幅。這是導致我區限上零售額和零售總額增幅不高的主要原因。
6、稅收政策影響了新增力度。通過對企業的的調研走訪,根據企業實際經驗狀況來看,有相當一部分商家達到了入統的規模,但是由于市場銷售過程中,大多買家不需要開票,或者不開票就能享受折扣等原因,導致企業無需交稅;還有一些法人企業專門注冊另外一家個體戶,需要開票的就走個體戶的賬(個體戶是定稅或者免稅),法人企業的稅都是零申報。
三、幾點建議
1、積極做好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的申報入統工作。認真對照限上單位申報要求,協調、扶持有一定規模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企業(個體),共同做好轄區商貿項目和企業的調查分析,認真排查重點培育對象,加強跟蹤服務,繼續及時申報確認本年能夠達到限上標準的商貿企業進入一套表統計平臺,確保成熟一家申報一家,給限上商貿入統企業增添新的血液。
2、培育新的零售業態,為消費市場注入新活力。培育以網絡零售為代表的新的零售業態,鼓勵商貿企業積極拓展多元化的營銷渠道,留住本地購買力,吸引外地消費,才能為消費市場的繁榮注入新的活力。
3、謀求商貿業轉型升級。
商貿企業轉型升級,目前信州區達到限額以上規模的商貿個體有很多,江南商貿城片區企業零售額達到500萬、批發額達到2000萬的個體有相當大的潛力,有部分已經達到規模的企業因為企業不愿意配合而導致無法入統,在目前的背景下無法采取有效措施促進企業主動入統。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江西省工商局先后下發了《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建立全省重點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企業培育庫的通知》(贛府廳字〔2017〕31號)、《江西省工商局關于建立全省重點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企業培育庫的通知》(贛工商個字〔2017〕3號)兩個文件,省級層面下達了文件,到下面具體實施起來相對困難,現在申請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幾乎是零門檻,零稅收。導致個體企業不愿意轉型為企業,擔心增加稅收負擔,降低利潤空間。建議在不降低企業負擔的情況下,發展個體商貿企業升級為企業,增加的稅收以獎勵或者其它形式返還給個體企業,增強個體戶升級企業的信心。
4、突出重點,培育商貿龍頭企業。在新型消費業態和新興消費方式日益興起的當前,商業龍頭企業的發展方向將對全區消費市場產生巨大影響,而城市商業綜合體完善的設施配備、新穎的購物和服務消費體驗,都將帶動和引導居民新的消費需求。因此,在政策層面上,當前應以城市商業綜合體為發展標桿,鼓勵商貿流通業的提升和集聚,加大對重點商貿企業的培育,鼓勵企業擺脫地域概念,引導商貿企業向大型化、集團化方向發展。
5、綜合治稅。稅收是入統的必要條件,稅收達不到標準企業實際經營再好也無法入統。相關部門要對企業進行摸排整理,從企業規模、工資發放、營業成本等情況反推企業經營狀況,從源頭上杜絕不達規模企業、倒閉企業入統。
6、培育企業擴張能力。
建議政府出臺文件加強對限上企業的培育,做大做強限上企業規??偭亢驼急?,為全區限額以上單位零售額的持續增長提供基礎保障。同時積極培育壯大限下商貿企業和個體戶,凡是達到限上標準的法人企業要及時納入限上統計范圍,形成新的限額以上零售額增長點,力爭提高信州區限額以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總額的比重,為信州區消費品市場提供支撐作用。目前信州區除了幾家大型央企國企,如中石化、中石油、煙草、鹽業公司等,大部分的法人企業的業務范圍僅僅局限于信州區,缺乏向區外、市外乃至省外發展擴張的能力和動力。
7、統一收銀問題。根據商貿統計制度,只有屬于企業統一收銀的部分才能納入統計范疇。而萬達、萬力、億升等購物中心里面包含的商家較多,所繳納的稅種也不同。從企業了解到,大多個體戶商家交的是定稅,如果實現統一收銀,將繳納高額的增值稅,稅額的差異使很多商家不愿意統一收銀,導致大型商貿無法入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