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勢頭向好 問題亟待關注
發布日期:2016-11-01 作者:jimmy 點擊:
今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新建區上下緊緊圍繞“建設‘昌西明珠’、率先全面小康”的總體目標,全力化解下行壓力,扎實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等各項工作。上半年,全區經濟保持平穩增長態勢。據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5.7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4%,較去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分別高出全省、全市0.3和0.4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84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73.08億元,增長8.5%;第三產業增加值71.83億元,增長11%。
一、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ㄒ唬┊a業發展總體平穩
1、農業經濟穩中向好。上半年,各項支農力度進一步加大,科技興農氛圍良好,農業經濟全面增長。全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8.76億元,同比增長14.8%。其中:種植業實現總產值2.53億元,同比增長19.1%;林業實現總產值0.3億元,同比增長11%;牧業實現總產值7.62億元,同比增長25.5%;漁業實現總產值7.67億元,同比增長4.9%。油料作物達1.41萬噸,同比增長3.1%。全區生豬出欄45.81萬頭,同比增長2.1%;出售自宰家禽303.98萬只,增長1.2%;肉類總產量4.96萬噸;牛奶總產量0.19萬噸,同比增長4.3%。
2、工業生產平穩運行。上半年,全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6.97億元,同比增長8.5%,較1-5月提高0.1個百分點,工業呈現緩慢回升態勢。園區集聚程度提高。長堎工業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完成53.6億元,增長9.1%,占全部規模工業的比重為94.1%。
3、服務業穩步發展。上半年,全區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71.83億元,增長11%,增幅躍居三次產業首位,也高于去年同期1.8個百分點,對GDP增長貢獻率達到65.2%,同比提高4.5個百分點。金融業、房地產業、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4%、26.3%和12.9%。上半年全區接待旅游人數495.6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4.7億元,分別增長15.2%和16.8%。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達到17家,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66億元,同比增長41.7%。
?。ǘ┙Y構調整穩步推進
1、產業結構優化。第三產業占比提升。上半年,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比由去年同期6.6:48.9:44.5調整為7:46.9:46.1。第二產業增加值占比下降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提高1.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5.2%,同比提高4.5個百分點,直接拉動經濟增長6.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穩步發展,在全區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已經成為全區經濟增長的重要動能。
2、投資結構調優。第三產業投資占比提高。上半年,全區三次產業投資占比由同期1.2:33.5:65.3調整為0.5:32:67.5,第三產業投資占比提高2.2個百分點。民間投資成為主力,增長28.5%,較去年同期提高3.5個百分點。全區非公有制投資81.18億元,同比增長22.5%,增幅比公有制投資快13.9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比重達51%,比去年同期提高3.1個百分點。
3、消費形態顯現。限額以上法人批發零售業中,大眾類商品銷售較好,全區汽車類、煙酒類、日用品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商品分別同比增長27.9%、26.8%、35.7%和208%;藥品類和石油及其制品類商品分別同比增長6.6%和2.6%。全區完成商品房銷售面積38.6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33%。
?。ㄈ┬枨髣恿Ψe極向好
1、投資需求穩定增長。上半年,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9.32億元,同比增長15.3%。按產業來看,二三產分別完成投資51.05億元、107.51億元,分別增長10.2%、35.5%。按經濟類型看,民間投資完成73.95億元,同比增長28.5%,占全部投資總額的46.4%。房地產開發投資12.69億元,增長16.2%。
2、消費市場保持活躍。上半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1.78億元,同比增長15.5%。其中,限額以上零售總額增長較快,累計完成11.33億元,同比增長18.7%。分城鄉看:城鎮實現限上零售額10.94億元,同比增長19.8%;鄉村實現0.39元,同比下降5.4個百分點。分行業看:批零業實現限上零售額9.49億元,同比增長20.4%;住宿業實現0.05億元,同比下降32.7%;餐飲業實現1.79億元,同比增長12.6%。分消費形態看:餐飲收入實現限上零售額1.47萬元,同比增長11.3%;商品零售實現9.86億元,同比增長19.9%。
3、外貿經濟“兩升一降”。上半年,全區實際利用外資完成11771萬美元,同比增長3.8%;實際利用內資完成38.09億元,同比增長13.2%,較去年同期提高5個百分點;全區完成出口總額8010萬美元,同比下降18.5%,較一季度回升59.7個百分點,但較去年同期回落59.4個百分點。
?。ㄋ模┌l展質量總體較好
1、財政金融運行穩健。上半年,全區完成財政總收入25.51億元,同比增長28.6%,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2.3個百分點;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7.75億元,同比增長20.8%,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9個百分點。全區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4.39億元,同比增長12.5%。6月末,全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378.01億元,比年初增加27.54億元,同比增長8.9%;全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38.97億元,比年初增加40.15億元,同比增長29.9%。
2、企業效益增勢平穩。上半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48.83,同比增長8.4%,較1-5月提高4.8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20.82億元,較1-5月增加4.99億元。
3、民生保障繼續改善。上半年,全區財政用于民生支出完成17.11億元,同比增長6%,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比重達70.2%。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67元,較去年同期增收1287元,同比增長9.2%,高出全市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47元,較去年同期增收800元,同比增長9.7%。
二、經濟運行存在的問題
總體來看,上半年全區經濟運行勢頭穩中向好,但在復雜的經濟運行環境下,全區經濟持續增長壓力依然存在,經濟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經濟下行壓力較大
一是主要指標增速回落。上半年,全區從經濟發展總量類指標看:財政總收入、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分別較去年同期回落0.8、5.9、1個百分點;從經濟發展后勁類指標看: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增幅分別較去年同期回落3.8、11.5個百分點;二是距年初目標存在較大差距。按照序時進度,全區每月調度的16項指標中,有9項指標總量未完成“雙過半”目標,除出口總額欠序時進度1.2個百分點外,其他8項指標所欠序時進度都在8個百分點以上。下半年,在宏觀經濟環境仍然偏緊,周期性與結構性因素相互影響下,全區經濟下行的壓力仍然較大,隨著基數的提高,增長的難度必將提高,完成年初目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2、工業生產困難疊加
一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評估指標運行仍不夠理想。全區1-6月規上工業企業用電量增速同比下降3.36%,今年以來一直呈負增長態勢;1-6月工業增值稅同比下降8.37%。這兩大指標的運行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工業經濟的發展。二是停產企業增加,新增企業規模不大。由于企業整合、淘汰落后產能以及市場行情低迷等多種因素的影響,6月末,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停產3家,去年1-6月這3家企業累計總產值4.4億元。2015全年新增的33家規上企業,1-6月份累計總產值僅為5.12億元,新增企業的總量與停產企業的經濟總量相差無幾,新增企業規模不大。三是經濟效益有所回落。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同比下降2.6%,比一季度回落0.8個百分點。
3、投資增長仍顯乏力
一是大項目支撐力度不足。上半年,全區僅有2個億元項目申報,相比去年同期少了5個,大項目數量嚴重不足,這勢必影響投資需求的持續增長。二是重點項目推進不快。全區2016年重大重點項目投資計劃115個,計劃投資140.5億元。截止6月末,已開工項目僅有58個,未動工項目達57個,完成投資約63.5億元,僅占計劃投資的45.2%。
4、新增企業培育不足
上半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規模以上服務業新增企業仍未零突破,這直接影響全區經濟的持續增長,經濟增長后勁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對策建議
面對持續增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必須認清形勢、把握大勢,既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又突出重點、精準發力,認真抓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1、突出重點,加強監測預警。密切關注經濟運行態勢及主要經濟指標的發展趨勢,加強與區發改 委、工信委、商業局、房管局、財稅等相關部門的聯動,及時就監測的固投、規上工業用電量和增值稅、房地產銷售面積、財政收入、一般公共服務支出等指標進行 監測預警,及時捕捉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新情況、新問題,增強對宏觀經濟形勢的預判,及時發現苗頭性和趨勢性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應對有方,確保全區經 濟指標在合理區間運行。
2、精準發力,力促工業提速。一是積極幫助企業排憂解困。密切關注部分困難行業生產經營情況, 落實稅收優惠政策,保障企業用工需求,力促停產、半停產企業早日復工。二是積極打造增長新動力。一要擴規模,努力將長堎工業園打造成國家級開發區。二要興 產業,進一步壯大先進制造、能源環保、食品醫藥、商貿物流、文化與生態旅游五大支柱產業。三要提質量,重點扶持遠成汽車、雨潤食品、中再生、金達萊環保等 企業發展,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三是積極推動企業上規入統。要出臺系列激勵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增強個體戶轉為企業、規下小微企業成長為規上企業 的意愿和可能,為工業發展積蓄新力量。
3、集中力量,提振內生動力。一是擴項目投資。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強化項目跟蹤服務,加大全區 重大和重點項目建設力度,力爭早開工、早投產、早達效,確保投資到位、建設到位。針對當前億元投資項目入庫少、投資額下降的不利形勢,建議各相關部門按照 統計改革和聯網直報的要求,全面清查、疏理在建項目入統情況,確保符合億元以上統計標準的投資項目及時入庫。二是促市場消費。優化消費環境,提高居民收 入,完善社會保障,增加居民有效需求。積極培育健康服務、文化娛樂、旅游休閑、信息產品等消費熱點,扶持發展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促進消費快速增長。
4、強化服務,確保應統盡統。先入庫,后出數。一是抓培育。尤其是對于那些接近“四上”企業標 準的“四下”企業,要采取措施進行培育,使其上規模、上檔次,盡快達到申報條件。二是抓“個轉企”。要建立好“個轉企”重點對象申報扶持庫,積極引導達到 規模的個體戶或非一般納稅人進行規范升級,并對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四上”范圍。三是抓培訓。統計部門要加強對“四上”企業申報的技術指導,要強化資料收 集部門、申報企業的培訓工作。四是抓協調?!八纳稀逼髽I新增任務繁重,壓力大,區發改、工信、統計等主管部門要牽好頭,組織聯合督導組,在區國稅、地稅、 工商部門相互配合下,加大對鎮、街、園區的督查指導,將符合申報條件的“四上”企業一家不漏的入統上來,做到應統盡統,為全區經濟持續的增長備足后勁。